沈保根:中关村里的磁性材料专家
沈保根已在物理研究所工作了近40年,63岁的他,在两院院士中还是“年轻人”。
沈保根:全面提升我国战略性金属资源再生利用效率
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强调,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、行业全局角度看待战略性金属资源再生利用科技专项的编制工作。
【院士图集】

年轻人,眼光要看得远一点

记者:文革时,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,您为什么坚持自学?

沈保根:我根本没想到还有机会上学,只是因为喜欢读书。辍学后,我十分伤心。母亲虽然不识字,但她认为读书很重要,这一观念非常明确。老师要我多学,我觉得挺好,有什么就看什么,不为考试准备,但确实在考试时发挥了作用。

记者:在国家的动荡时期,为什么还能培养出那么多人才?

沈保根:和很多因素有关。大师是需要被认可的,现在进行研究的年轻学者,如果他们的成果被后人认可,也可能产生大师。 那时的大师,分几种。 一种是两弹一星,他们为了国家安全和强大,要承担这个责任,需要很多科学家,一下子涌现出很多大师。大师是需要人文素养、科学知识和奋斗精神,他们带着两弹一星精神,到大西北一辈子,甚至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干嘛。文革后,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,老百姓对科学家非常尊重,出现了陈景润这样的数学大师。 确实有一代又一代科学家,什么都不考虑,一心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年轻人,现在确实少了。

记者: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多次谈到高校教育。近年来,一直有种说法,现代大学生,有知识没文化,

你觉得大学教育最重要是什么?建议?

沈院士:高校教育主要分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。现在家长对孩子进好学校的期望太热烈,当然不能说完全不对,但若是为了好工作,好前途,学些没兴趣的东西,为了应付考试,那考完后还剩什么?教育上的问题,和我们社会的认识是有关联的。 现在我们也在做试点,希望有所改变。国科大招生不多,但专门培养科学家,教学模式也不同。教育值得思考,需要改革。 我们培养一个人到底要干什么?这是一个价值导向问题。

记者:您曾说研究生培养,要考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,要让人文精神担任灯塔,人文精神对科研有何作用?

沈保根:我没有机会念很多人文类书籍。但我认为好的科研人员,他的素质应是多方面的,掌握科学知识仅是一面,其他人文科学,包括科技、文化发展历史,都应有所了解,这是基本素质需要。因为工作关系,我与杨振宁、李政道都有些接触,他们的历史人文认识都很深,听他们做报告,是种享受,这才叫科学大师。两弹一星的科学家,人文素质也都好极了。不止科研上有创新成就,而应有全方位的文化底蕴,才能够促进我们科学的发展。

记者:您对子女是怎样的教育模式?

沈保根:我没有太多时间来管孩子的事情,现在他早就博士毕业,参加工作,他在中关村理化技术研究所从事低温工程研究。

记者:您对家乡印象最深的是?您和家乡有合作项目吗?

沈保根:我在家乡最放不下的就是我母亲了。虽然她已经去世了,但她健在时,我每次路过家乡附近,一定要回去看看她。她对我影响太大了,我7岁时父亲就过世了,母亲独自拉扯我们兄弟姐妹四人,很不容易。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。 农村变化非常大。我回来时会去拜访小时候对我特别关照的老人。另外,接触多的就是企业了,不过没有合作项目,偶尔帮着出主意。

记者:请您对家乡的青少年说几句话?

沈保根:我们家乡的学生,是非常向往读书的。历史上也出了很多名人,我觉得这样的精神应该传承下去。 这里非常富裕,这有好有不好,容易满足现状。年轻人,尤其是学生,意识要放得更高一些,眼光要看得远一点,对国际上发生的事情,不能仅仅只是关心,还要思考。为什么学?要把学习和国家民族的富强联系起来。不能只考虑个人,要考虑到社会发展、家乡发展、家庭发展。 现在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各种各样,有些父母顺着孩子的个性培养,非常好,但也有些父母逼孩子做不愿做的事情,我觉得是适得其反。 我希望家乡的孩子,有信心和决心,从事科研,为科学的发展努力。科学发展是国家富强的希望,社会发展、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事业的发展。更多的年轻人,尤其是孩子们,要敢于承担这样的责任。希望更多的孩子走到这个道路上。